第四百零九章 询疑问点醒马谡(1 / 2)

因为马良的关系,诸葛亮很早就认识马谡了,学问自然没有什么问题,而且对于各种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,并且给出相应的解决之道,不过为人有些自视过高。

不管怎么说瑕不掩瑜,马谡也是一个很有才干之人,虽然说这些年对于他的经历,诸葛亮也十分的清楚,不过没有想到见面一说话,里里外外跟之前判若两人,变得务实很多。

因为是就相识所以一些客套的繁文缛节也就免了,马谡将诸葛亮引入书房之后,直接就把陆鸿的第一封书信拿了出来,交给了诸葛亮,希望他能给自己一些意见。

这并不是说马谡不知道如何去做,而是他对诸葛亮的才学很是佩服嗯,希望他可以对自己前去西域的事查缺补漏,而且他自然能够看得出来,陆鸿对于诸葛亮很是重视。

刚刚启用就是一地的牧守,而且还督兵事,这是前所未有的提拔力度,因为陆鸿原本就非常注重规矩,但是对于诸葛亮却是放手让他自己安排作战之事。

虽然说这也是刚开始诸葛亮提出来的要求,更像是他给陆鸿出了一个难题,不过陆鸿就真的那么做了,这才有了后来的濮阳之战。

而且西域之地的情况,跟其他地方又有不同,从某种程度上说属于外事,这可跟行军打仗有所不同,如果在做之前没有通盘考虑的话,做起事情来肯定会十分的不顺。

甚至有可能把好事也办成坏事,这一次陆鸿直接让他前去西域,自然对他也是十分的信任,如此着急也说明另外一件事情,那就是西域的事情,恐怕要比想象中的更加麻烦。

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,正好现在赶上诸葛亮过来,马谡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。

诸葛亮将信看完之后,沉吟了一下,然后这才开口问道。

“西域之事不知道又幼常是如何看的?”

马谡听到问话之后,不加思索地张口说道。

“这些年通过西域贸易而让国库逐渐充盈起来,而且现在北方曹魏的形势越来越糟糕,彻侯随时都有可能发动北伐,这种时候西域地,自然是越稳越好。”

一边听诸葛亮一边点头,捋着的胡须又反问道。

“那既然如此的话,为什么彻侯只是将西域的大致情况告知幼常,而没有说明详细情况呢?”

被诸葛亮这么一问,马谡皱着眉头想了一下,说道。

“也许是因为西域的情况比较紧急,而且在信中篇幅有限,所以彻侯没有详细介绍。”

可是话说到这里马谡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能,陆鸿做事情除非迫不得已,一般不会弄险。

就像是这些年对曹魏的政策一样,以现在吕布的实力,完全可以发动北伐,不过这样的话那就需要大量的物资供应,所以陆鸿选择了类似于休养生息的政策。

利用这一段时间,对内推行新政,稳定地方,快速恢复人口,而对曹魏在明显占优的情况下,依然采取防守的态势,有这在并州尤为明显。

看到马谡自己也陷入了沉思,诸葛亮微微一笑,把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。

“西域之地跟中原的情况不同,虽然说西域之地现在掌控在我们的手中,可是当地终究还是外族居多,在这种情况之下,如果不能震慑的话,很有可能会造成隐患。之所以彻侯,只是将大致情况告知幼常,就是想要幼常到了西域之后,可以按照实际况扬威西域。”

听到这里马谡也猛然惊醒过来,于是将第二封信也拿出来交给了诸葛亮,并且开口说道。

“如此一来就说得通了,彻侯还将二公子派到我的军中充当校尉,想必也是有意让他在西域之地进行磨炼练,这是彻侯的来信。”

结果信之后诸葛亮看了一遍,然后沉吟了一下,这才说道。

“二公子前往军中任事恐怕是彻侯另有打算,现如今大公子的位置已经稳定下来,以彻侯的行事风格,很有可能只是想让二公子历练一番,将来另有任用。”

马谡听到这里,不由得猜测着问道。

“另有任用?不知道孔明先生以为,彻侯将来会如何安排二公子?”

诸葛亮一听这话,笑着摇了摇头,提醒马谡说道。

“在洛阳之时最为喜欢习武,楚王还因此多有鼓励,以楚王与彻侯之间的关系,彻侯不会做多余的事情,幼常只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行了。”

听到这话以后马谡点了点头,主要也是因为他看到陆鸿的两封信,心中的有些多了。

不如诸葛亮这个局外人看的透彻,他的指点之后马谡也想明白了,以陆鸿现在的威望,如果真的是要培养二公子的陆展的话,应该是让他参加北伐。

或者直接进入决胜军中,而不是他的账下听用,现在陆鸿没有明确表态的情况下,马谡如果在这上面花费太多心思的话,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。

随后将并州事务进行交接以后,马谡等待陆展到了并州以后,就开始起行前往西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