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二十三章 孔明回裁撤士兵(1 / 2)

转眼已经到了秋末之时,蒋琬被任命镇守北方,诸葛亮则是回洛阳进入政事堂。

休息了几个月时间的陆鸿,也终于开始忙活自己的正事了,吕布在到了并州之后,开始了在北地的巡游,有决胜军随行安全上没有什么问题,虽然说花费的钱财不少。

但是在临行之前陆鸿已经做好了安排,那就是一路至上的花销用度,都由洛阳方面来提供。

不允许各地政府和官员借机进献财物之类的东西,虽然说明文已经下发各地,不过还是有不少人想要借着这个机会讨好吕布,吕壹这个时候表现的就乖巧多了。

将这些人送来的东西收下之后,随后吕壹登记造册,将这些人的名单全部发回洛阳,交给政事堂,由政事堂以媚上的罪名进行处罚,或撤职,或降级留用。

随后诸葛亮主持政事堂,陈群,陆逊为辅,开始商讨科举选士的可行性,陆鸿则是开始进行裁兵的事情,毕竟现在天下已经安定,继续维持这么多的军队耗费太大。

不过如何安置这些退伍士兵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,陆鸿在将这些退伍的士兵嗯一部分归属到新设的司隶府,负责全国的治安问题,在地方上协从当地官员侦缉不法之事。

并且将各地的护卫,纳入到司隶府的管辖范围之内,直接向政事堂负责。

唯一的问题就是这么多的士兵退伍,需要发放一大笔的安置费用,虽然说洛阳方面能够拿得出来,但是朝廷之中用钱的地方很多,为了预防短时间之内国库空虚。

陆鸿跟诸葛亮等是商议之后,便以物资补充的方式给与这些士兵发放,毕竟这些人回到地方之后,也是要拿着银钱去买各种东西,陆鸿边让人进行统计。

各个地方的士兵需要买什么东西,合计完成之后,等到这些士兵回到地方,将会通过跟那些商人合作的方式,将这些物资送到士兵的手中。

而朝廷则是以灼白酒,白砂糖,棉布等物质跟这些商人进行换购,这样就大大缓解了洛阳城中的财政压力,而且士兵们对于这种方式也很是欢迎。

因为陆鸿给的这些货物的价格要比市价低出四成左右,让他们很是感激。

为了以防有人从中中饱私囊,政事堂还专门派出官员在各地巡查,陆鸿很清楚,要是将这些退伍士兵不安置好的话,一旦出了什么事情,就会让他们对于朝廷有意见了。

并且这些士兵一旦遇到了问题,可以直接向当地司隶府反馈,那些商人已经适应了陆鸿的行政风格,而且陆鸿北伐的时候,在军中还清洗过一次,他们可不认为自己会例外。

主要也是各地人口因为多年战事而急极下降,不少地方人口缺口很大,政事堂这边还给了那些退伍士兵不少的优惠政策,比如异地安置会免费发放耕牛农具,免赋三年。

虽然说这样子会导致朝廷短时间之内税赋下降,那也就是意味着,陆鸿想要在南诏用兵的事情要缓上一缓了,不过这是应该付出的代价,只有得到了这些人的忠心拥护。

才能给楚国开一个好头,让整个天下的气象为之一变,同时随着新儒学的推行,只要两道三代人的经营,整个国家就会逐步进入正轨,不过那些大族私底下的动作也越来越多。

比如有些大族会进行分族,派外族子弟进行经商,而嫡系家族子弟则是从政,从而进行相互合作互通有无,陆鸿对于这些事情则是抱着一种认可的态度。

只要这些人不做作奸犯科的话,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一个家族的势力,陆鸿可以默许,

不过家族的人数太多的话,就会形成一个当地的势力,所以陆鸿是有心在科举制度完成之后,对这些大族的人数进行限制,只要一个家族的人数到达了一定程度那么就要求他们分族。

当然这不能通过一道政令就强行让这些家族进行分族,最好是立起来一个规矩,让这些家族自己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进行分族,比如说同一家族之中出现了两个朝官,这就需要进行避讳。

而且这一段时间,吕博全程参与了这些事情的讨论,陆鸿就是想要通过这种方式,让他明白自己将来面对的形式是怎么一个样子,最起码要从现在就开始适应。

从钟会传回来的消息,虽然说这一路之上吕布的心情很是不错,但是因为长时间在后宫之中花天酒地,让吕布在短短的几个月之中,得了五次病,其中一次过了差不多二十天才痊愈。

虽然说得的都是一些常见病,但是这也从侧面说明,吕布的身体已经越来越差了。

所以陆鸿要做好最坏的打算,最近这一段时间,楚国之内比较平静,虽然一些地方有些自然灾害,不过因为这些年天灾不断,各地的官员应对的比较及时,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人员伤亡。

安息帝国的叛乱也基本上平静下来了,商道再次畅通,陆鸿在这一段时间往西域迁徙了三万户,这些人是以退伍老兵为主体的,前往西域的待遇翻倍。

就算是如此也只有这么些人愿意去,陆鸿